作为国家秘密信息的主要存在形式,涉密载体管理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关键环节。当前,部分机关、单位存在载体底数不清、日常监管不到位、落实规定要求存在漏项等问题,极易引发失泄密事件。
某市委办公室在涉密文件清退工作中发现,团市委未能按时清退1份秘密级中央文件。经查,团市委宣传部部长方某签领上述文件后,随手将文件放在办公桌资料堆里,后因办公室搬迁调整,导致文件下落不明。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方某行政警告处分。
为起草文稿,某市委研究室干部王某到保密室借阅2份涉密文件,带回办公室阅看后未及时归还,随手将文件插入办公桌文件架里,后在清理办公桌时,将2份涉密文件当作垃圾处理。案件发生后,王某被通报批评,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某部委借调人员付某使用的涉密移动硬盘出现故障,他未经请示批准,私自将涉密移动硬盘交其战友吕某维修,且未在旁监督。吕某因设备测试需要,多次将此移动硬盘连接互联网计算机,造成涉密信息失控。案件发生后,付某被给予相应的处分。
涉密载体管理任何环节疏忽大意都容易产生失泄密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即以源头治理和全过程闭环控制为核心,对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维修、销毁等环节进行严格管控,采取相应保密管理和技术措施,确保轨迹可记录、安全可审计、全程可追溯。
包装密封,并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名称。
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指派专人进行。
向境外传递,需依规审批,通过外交信使进行。
根据载体密级和制发机关、单位要求及工作需要确定知悉范围。
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阅读、使用,并办理登记、签收手续。
复制、摘录、引用、汇编,应按规定报批并妥善管理。
因工作需要携带外出,应经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保密措施。
严格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存放至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专门场所。
分类封装、安全运送,送交专门的销毁工作机构或者指定的承销单位,并派专人现场监销。
登记、审批记录,应长期保存备查。
确因工作需要自行销毁的,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
来源:保密观微信公众号
上一条:贵州师范学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讲解培训会
下一条:岁月如歌,情怀依旧——九三学社贵州师范学院支社举行余学军、张亚氢老师退休欢送会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