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从贵黔高速新仁收费站下站,沿着在民建中央帮助下,整合资金项目修建的旅游公路,盘山而下,要不了多久,就到了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
双向行驶的沥青路两旁,翠绿的竹子,金色的太阳花等各色花草树木,装点着沿途的风景。旅游公路缩短了游客进入化屋村的路程,加快了推进乡村旅游的步伐。
打通了第一条通村公路,“手扒岩”退出了历史舞台;
组建歌舞队、导游队,办起了长桌宴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发展黄粑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
化屋村的发展,黔西市的变迁,到处都有民建中央帮扶的身影。

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陈 曦 摄)
脱贫攻坚期间,民建中央采取“1+10+N”帮扶模式,为黔西如期实现脱贫出列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8年以来,“1+10+N”帮扶机制进一步拓展,民建中央及民建东部十省市、民建贵州省委等,在黔西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项目150余个,帮扶内容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等。
同时,民建中央大力实施“同心思源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同心思源乡村医生培训”等智力支持项目,帮助黔西市培训骨干教师、乡村医生、农村致富带头人。民建中央及民建东部十省市组织、民建贵州省委等先后率有关部门及专家、民建企业家等赴黔西开展考察调研近百次,并开展一系列重要考察调研和座谈活动。
民建中央将黔西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履职的重点,强化招商引资推动,组织黔西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开展考察学习、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对接洽谈等。
在民建中央社会服务部、民建贵州省委举行的 “2022年中国(黔西)非公经济前沿圆桌会议”上,民建中央邀请到5位全国知名经济专家为黔西发展把脉问诊,会议成功签约5家企业,签约资金达65.5亿元。
同时,民建中央充分发挥民建组织优势,助力黔西赴东部省市开展驻点招商工作,黔西招商小分队在驻点期间对接发达省市民建企业300余家,为黔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2018年以来,各级民建组织深入参与“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持续参与支持黔西经济社会建设。5年来,各级民建组织共实施帮扶项目116个,资金1.18亿元,带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00亿元,为黔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仲夏的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碧绿的河水、青翠的山峦、刀削的崖壁……无不刻画着百里画廊的美。

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广场(陈 香 摄)
位于村子最下方,由民建中央帮助修建的广场边上,村民谢思刚夫妻正在向游客售卖蜂糖李。今年,他家的5亩蜂糖李进入丰产期,收益不错。
自从民建中央及各级民建组织帮扶黔西以来,黔西发生了巨变。特别是民建中央重点帮扶的新仁乡化屋村、大关镇丘林村、花溪乡钟山村和沙坝村、林泉镇新水村和海子村等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道修到家门口,家家户户住上小洋房,产业遍布,群众腰包越来越鼓。

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丘林村供图)
“我家开起了农家乐,随着村里环境改善,客人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谈起近年来的变化,化屋村村民何兰深有感触。
在民建中央帮扶下,如今,化屋村民族特色刺绣、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风生水起,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新征程,新起点。民建中央不忘帮扶初心,继续携手前行,为黔西争当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排头兵谱写新的篇章。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