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赵子铱:提高城镇生活品质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时间:2023年03月06日 17:44 [ ] 浏览次数: 来源: 视力保护色:

城镇一头连着广大农村,一头连着中心城市,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对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贵州而言,高质量的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意义重大。围绕如何“提高城镇品质,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问题,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省委副主委、贵州财经大学城镇经济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子铱。

在赵子铱看来,要谈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是绕不开的话题,人口持续流向城镇,城镇集聚人口扩大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改变,“城镇化是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载体,也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更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贵州发展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城市和乡村均衡发展

有经济学家曾预言,在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和全球新技术革命将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不仅仅是人口城镇化。”赵子铱表示,通过产业发展引导适度人口集聚提升效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资源投入,匹配人口变动趋势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人口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

因此,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结合并互动起来,走一条以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为特征的城镇化道路,达到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生活条件为主要目的的集约、低碳、绿色、智慧的城镇化发展成效。

“城镇经济是城镇化的核心和动力源泉。”赵子铱说,只有经济发展了,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才能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起到聚集作用,这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聚集进一步地对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进而吸纳农村人口加速转移和聚集。

事实上,贵州在安排部署2023年工作时,也明确要释放新型城镇化内需潜力,全力提升城镇品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推进开发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城镇商业和服务业,增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共同期待贵州新型城镇化

近年来,贵州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两年通过加快推进“3个100万”,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全省城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城镇空间格局得到适度超前优化,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产城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的吸引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但是,贵州的城镇化也有自己的问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品质不高,综合承载能力不强”的判断,也指出了下一步提升的方向。

赵子铱认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的这个判断是准确的,体现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所带来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体现了贵州省委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正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勇敢追逐美好生活勇毅前行的信心和决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城镇化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系统性作用,也能看出下一阶段我省城镇化建设中补短板强弱项的主要着力方向。

应该如何破解“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品质不高,综合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呢?在赵子铱看来,贵州省这些年在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是显著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是由于过去基础薄弱,要赶上全国水平还需要加快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核心是加快产业发展、保障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需要加快提高优质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市政设施、居住环境等,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赵子铱从自己专业研究角度进一步阐释,从全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可以看出贵州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视。2022年全省重大工程项目计划安排近80%的项目和投资是“四化”项目,从项目数上看,“四化”项目中50%的项目是新型城镇化项目,计划投资占到了“四化”项目投资的53%。

“可以预计,未来几年贵州城镇化建设将取得大的进步,我们会持续跟进研究,也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和参与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让我们共同期待。”赵子铱告诉记者。


系统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整个经济社会系统中发挥的作用非常综合,影响面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放在一个复杂系统里进行研究。”赵子铱说,在我们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主战略中,新型城镇化具有特殊性,有点像枢纽一样左右联系前后联动,与其余三化、特别是与新型工业化的联系非常紧密。实践中,新型城镇化所涉及的产业和领域非常宽,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在赵子铱看来,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一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以人口流动为导向进行规划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二是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贵州新型城镇化要与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城镇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人的要素的流动。根据贵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方位,充分考虑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处的阶段,结合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走出一条符合贵州资源禀赋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

三是在加快推进“3个100万”、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城镇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重点要考虑教育卫生优质资源的结构性优化对于人口流动的引导性作用,重视县城补短板强弱项。

四是大力提升城镇的治理能力,通过加强城市智慧化改造、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等增加城市生活的温度,扩大城镇的吸引力。

赵子铱建议,一是建议加强贵州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动态掌握建设进展和短板。二是以人为本,坚持走宜业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市民化”进程中“身份认同”“感受认同”的政策协调,城镇改造中要关注低收入人群的宜居需求。三是在加快推进“3个100万”、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中,要注意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性支撑和基础性作用,将教育资源配置作为先导性因素予以安排。


欢迎来贵州看山、看水、看桥、看“云”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赵子铱最大的感受是使命光荣、重任在肩,一定全力以赴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

“我最想表达的是,我们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赵子铱说,贵州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最近10年,贵州经济更有实力了,人民群众收入提高了,城市更热闹了,出行更便捷了,家园更美了。

赵子铱表示,贵州财经大学以前只能培养本科生,现在还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校园面积也从过去的几十亩,到后来的几百亩再到现在的上千亩。这些都是党中央和总书记关心关怀的结果。

谈起贵州近年来的变化,赵子铱表示,希望大家来贵州看山、看水、看桥、看“云”,看传统的贵州,看现代的贵州,看自然人文的贵州,看智慧科技的贵州,“或许你被贵州人奋斗的精气神感染,也会爱上贵州,留着这里,并肩前行。”

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赵子铱关注的内容是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措施,围绕教育领域提出意见建议,涉及倾斜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中职学历证书纳入学信网查询等方面,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贵州发展。

“从北京回来后,我要向贵州人民群众、特别是我的学生们和党外同志们宣讲好大会精神,讲清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用我的切身经历来解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含义,让青年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国家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来源:贵州人大)


上一条:【聚焦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程燕:人文交流让开放发展行稳致远
下一条:【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黄勇:为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