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晴隆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潘琼率县委统战部、县供销社及光照镇相关负责人到者布村考察村企结对帮扶食用菌项目推进情况。
走进中央统战部、中国光彩企业——亨通慈善基金会帮扶200万元建设的者布村食用菌种植项目基地,一栋红白相间占地700平方米的加工厂房拔地而起,引人注目,13座黑白相间的食用菌大棚矗立在冲头组的田野上错落有致,另外4个大棚钢架搭建已见雏形。
进入食用菌加工厂房,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在流水线装袋机周围,2名务工人员将锯木面铲入流水线装袋机,4名工人通过装袋机输送加工品装包菌棒,2名工人负责将大小一致、相差无几的菌棒规范整齐的摆放在铁架上,分工明确、高效细致。
“这条食用菌菌棒生产线已正式开始投产,该生产线一个月可加工菌棒10万支,待菌棒生产完毕,经过培育后就可以正式种植食用菌,项目现已投资206万元,流转土地71亩,搭建种植大棚8个、培育大棚4个、材料储备大棚1个,新建大棚4个。项目竣工后可对者布村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现在有8名贫困户进入务工。冷库及办公用房明天将正式动工。我公司生产的菌菇销售不用愁,少量的就可在贵阳搞定,大批量的直销浙江、上海等地”。晴隆县大绿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蔡辅迪娓娓道来。
在食用菌大棚区,大棚外部黑白膜和遮光布包裹得严严实实,进入大棚内,内部场坪规范、气温宜人,棚内菌架搭建规范标准。据介绍,该大棚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光、水及温度,营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村民周兴邦对考察组说:“食用菌项目建在这里,我感到很高兴,以前要走出家门到外地才能务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做、有钱挣”。
考察组要求,者布村合作社与公司一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强化责任担当,合理规范使用中国光彩企业帮扶资金创示范、助脱贫;二要创新发展,健全生产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生产加工全过程,让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监控,确保绿色环保“看得见”;三要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确保项目早日实现增收,助力者布村脱贫出列。
据悉,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对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充分激发农户内生动力。项目建成后由公司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装包、统一培育,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后期管理和出菇环节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吸纳贫困户务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公司承诺向农户提供菌棒单价为3.5元/棒,每季度按照0.1元/棒补助提成给晴隆县创新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每年给合作社分红20万元。
(黔西南州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