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乌蒙山 奋进新时代
——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30年成就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15日对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后,现在又作出重要批示啦,把毕节试验区建成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毕节人民的幸福生活更红火。”
7月19日傍晚,毕节城像公园般美丽的倒天河“同心”河段,林荫道下散步聊天的市民络绎不绝。“同心”这个温暖的词早已嵌入人心,统一战线30年来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这天傍晚,随着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30周年座谈会的召开,毕节人民更加欢欣鼓舞。
30年前,为破解“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生存怪圈,由贵州省委倡导、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于1988年6月9日建立。
30年后,毕节荒山穷山变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铁公机”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宝贵资源开发成富民财源;“人口包袱”转化成人力红利推动乡村振兴。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毕节试验区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统一战线的参与与倾力帮扶下,毕节各级干部各族群众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书写在贵州乌蒙山区的精彩答卷。
倾情帮扶:决战贫困奔小康
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的牵头号召下,建立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定点联系帮扶毕节试验区制度,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等除积极参与毕节试验区各项建设外,还先后与毕节试验区各县区结成定点对口帮扶关系。
其中,中央统战部和台盟中央定点帮扶赫章县、民革中央定点帮扶纳雍县、民盟中央和致公党中央定点帮扶七星关区、民建中央定点帮扶黔西县、民进中央定点帮扶金沙县、农工党中央定点帮扶大方县、九三学社中央定点帮扶威宁自治县、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织金县、中华职业教育社定点帮扶金海湖新区。
各帮扶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力推进帮扶对象经济社会发展。
1994年,中央统战部定点帮扶赫章县后,促成赫章县砂石至可乐输变电工程建设,解决了7个乡13万人口的用电问题。
1999年12月,由于赫章县的深度贫困没有按照预期目标脱贫,中央统战部30名机关干部顶风冒寒,一个月的时间里,走遍了全县27个乡(镇)、457个村、1100个村民组,为赫章县的贫困把脉问诊。最后,由中央统战部协调,实施极贫户建房工程,2449户极贫户住上了新房。
倒天河水库是毕节市民的“水缸”。大坝年久失修,水库的安全与城区供水系统面临严峻的威胁。民盟中央协同当地党委、政府,邀请水利专家制定治理方案,并争取到国家水利部投入资金3326万元,使倒天河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得以立项实施。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伴随着中央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统一战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整合资源助推毕节试验区精准脱贫。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赋予毕节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和“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新的历史使命。
2014年至2017年底,统一战线协调推动在毕节试验区实施脱贫攻坚项目336个,围绕产业、教育、医疗扶贫精准施策,直接捐赠款物3.24亿元,为毕节试验区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其中,中央统战部协调河仁慈善基金会连续3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扶持赫章县12个贫困村产业发展;民盟中央协调河北连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000万元在七星关区建设寒泊羊种羊繁育基地;民建中央协调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投入1425万元在黔西县实施5大类9个帮扶项目;民进中央协调云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捐赠金沙县238所学校总价值8044.4万元的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农工党中央在大方县建立头花蓼、天麻等中药材基地和猕猴桃基地,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致公党中央协调四川金鑫昆城公司实施生机镇幸福大街改造
工程,惠及群众3000多人;全国工商联协调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向织金县捐赠2000万元“同心光彩助农”担保资金,协调宝龙集团向织金县捐赠2000万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农村产业发展。
智力支持:“授人以渔”兴教育
走进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小学,宽敞明亮的现代教学楼格外显眼,球场、厕所等配套完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应有尽有。
如今,海雀村小学已建设成为教学条件优良的完小,高年级学生再也不用每天步行到10公里外的河镇乡上学。
海雀村小学的改变得益于台盟中央的大力支持:捐资10万元、协调项目资金36万元,为海雀村小学新建了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教学楼,并配套完善了球场、厕所等设施;捐赠价值近10万元的体育、办公设施和教学用品……
这是统一战线为毕节提供智力支持的一个缩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围绕着“智力支边”,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开展了“真扶贫,扶真贫”行动。
多年来,九三学社中央组织26所教育发达地区优质学校与威宁24所学校签订友好协议;民盟中央协调东部10省市民盟组织,对口帮扶毕节15所中小学;民进中央协商各级民进组织与金沙县26个乡镇和县直学校建立教育对口支援关系;致公党中央投入资金2250万元,资助毕节试验区90名贫困学生免费在京学习6年;台盟中央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为赫章县援建5所小学教学楼;恒大集团拿出110亿元帮助毕节试验区整市脱贫,其中5亿元用于帮助大方新建26所学校,。
扶持职业教育方面,在中华职教社大力的帮扶下,截至目前,毕节试验区职业教育发展到拥有1所“国示”、3所“省示”、2所“国重”和6所“省重”中等职业学校,支撑起毕节职教的一片蓝天。2017年,毕节市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79037人。
数据显示,30年来,在统一战线的帮扶下,毕节试验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班)率达到86.99%,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5.1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65%,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8年的3.8年提高到8.6年。
此外,统一战线还全力为毕节培养干部和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2004年,在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厉以宁先生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成立了“光华-泰达-毕节”领导干部培训项目,成功举办了三期培训班。
从2016年开始,在农工党中央的关心下,农工党东部10省市帮助大方县举办了4期党政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干部206人,并支付培训经费及生活住宿费等60多万元。
在金沙县,民进中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选派人员外出培训、组织名师专家赴金沙开展培训和远程培训等,为全县教师、医务工作者举办培训班160余期,累计培训人员达2.01万余人次。
在黔西县,为提高基层干部和劳动者素质,民建中央通过实施“千名乡村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20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先后组织1100多名乡村干部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围绕民建中央在黔西开展的生态旅游、种植养殖等项目,与会员企业联合开展农民技能培训6400多人次;培训乡村医疗卫生人员1000多名。
资源开发:穿针引线建“金山”
毕节试验区各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造福百姓?
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打开山门,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等资源是重中之重。
1993年,民革中央致函交通部,呼吁改造纳雍至水城70余公里长的经济通道,交通部先后安排1900万元,将这条路改造成为三级油路,结束了纳雍没有油路的历史。
曾经,威宁是毕节地区8个县市中唯一通火车的县。为增加威宁火车站的股道,九三学社中央联合其他民主党派积极为威宁站增道奔走,引起了铁道部的重视,由3股道增加到4股道,使内昆铁路威宁站多了一条经济轨道。
2012年,九三学社中央致函国家民航总局,呼吁将威宁机场建设纳入中国民用航空“十二五”规划,经过多方努力争取,2015年威宁机场正式获得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准;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贵州威宁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是贵州省纳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新增的6个机场中第一个获批建设的项目,为今年实现项目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
在大方县,农工党中央帮助协调交通部等部门,推动成贵快速铁路大方火车站立项,帮助推动杭瑞高速公路凤山匝道由预留改为同步实施。目前,成贵快速铁路大方火车站正紧张有序建设,预计明年投入使用。杭瑞高速公路凤山匝道于2012年12月建成通车,为城市间的产业协作及社会经济交流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交通的改善,促进矿产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纳雍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就达123亿多吨,占全省储量的12.4%。为将资源变成财源,1999年5月,民革中央邀请国家计委、国家电力公司、交通部、水利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到纳雍考察,对兴建火电厂进行评估论证。经民革中央领导协调,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00年10月,投资43.5亿元的4×300兆瓦的纳雍火电厂破土动工;2002年9月,投资44.68亿元的4×300兆瓦火电二厂开工建设。
大方县的煤炭资源开发,同样得益于统一战线的帮助。1997年,农工党中央组织中科院专家学者经过考察调研,率先提出建设大方火电厂的建议,并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200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核准大方火电厂建设项目并随后开工建设。截至2018年2月,累计发电706.0875亿千瓦时,共上缴税收141223.4万元。
除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统一战线还积极为试验区各县的生物资源寻找出路。
针对赫章多产核桃的情况,台盟中央多次请来中国林业科学院专家,实地传授高枝嫁接科学方法。同时,台盟中央协调中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指导开展核桃产业深加工。目前,赫章县已发展种植核桃约166万亩,年产值逾10亿元,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核桃种植户达到5000余户,“小核桃”在赫章发展成“大产业”。
在威宁,2014年底,九三学社中央帮助引进雪榕生物威宁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拟投资25亿元,建设日产1000吨、年产35万吨的食用菌现代产业园,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直接解决6万余人就业,可带动4万户农户发展食用菌相关配套上下游产业。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统一战线的大力帮扶下,如今的毕节试验区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两大跨越。2017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从23.4亿元增加到1841.6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795元、376元增加到27320元、8473元,森林覆盖率从14.9%提高到现在的52.8%。
(贵州统一战线宣传联席办 贵州日报)